中国女篮拼下铜牌,罗欣棫成亮点
女篮亚洲杯,中国女篮虽未能闯入决赛,仅收获铜牌,但年轻球员们的表现让人看到希望,尤其是23岁的首发前锋罗欣棫。身高1米86的她已逐渐成为中国女篮不可或缺的战力担当。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她在五场比赛中的正负值竟然是全队最高,这可不是运气,全靠硬实力打出来的!

数据说明一切,罗欣棫的全面表现
看过比赛的球迷都知道罗欣棫有多稳!场均9.2分、4.2篮板、1.6助攻、2.0抢断,更恐怖的是正负值高达+16.0,全队第一!她不仅在防守端抢断能力冠绝全队,篮板球也排在第三,仅次于韩旭和张子宇。得分方面,她也排全队第五。在两分球命中率上,58.3%的表现几近无解,而罚球命中率87.5%同样稳如磐石,场均只有0.8次失误,可谓攻防俱佳的模板球员。唯一的遗憾,三分球命中率有点拉胯,只有24.0%,不过这完全不是她的真实水准!
闪光时刻:击败韩国的高光表现
最让球迷兴奋的当属对韩国的铜牌争夺战,罗欣棫证明了自己才是真正的“大心脏”选手!她只打了17分钟却贡献15分、4篮板、1助攻和3抢断,完美无失误,三分球更是7投3中。不夸张地说,这场比赛就是她攻防一体能力的最佳展示。就算之前三分手感有点凉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她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,一战封神!
战术不亲民,罗欣棫潜力被低估
不过话说回来,中国女篮的战术对罗欣棫确实不够友好。在江苏女篮,她是本土头号得分点,扛起球队进攻大旗,但在国家队,她更多被当成一个3D球员来用了。这有点埋没她的才华,她其实有很强的持球进攻能力,在亚洲杯的比赛中,她面对对手锋线展现出了身体优势。然而,中国女篮压根没把她的进攻整合进阵地战战术里。除了自己持球反击,她几乎没机会发挥个人进攻能力,这对于一个WCBA本土得分王来说实在可惜。
日本战的启示:中国女篮战术需调整
对阵老对手日本时,罗欣棫虽然得分不多(拿下8分),但效率极高,5中3外加3中1的三分,以及篮板、抢断和盖帽的全面数据,还是让人看到她的价值。这场失利暴露了中国女篮战术上的问题,双塔阵容出场时间太长,让日本有了针对性打法。要么后卫突破,要么中锋终结,外线中距离几乎被放弃,我们这样的单一套路怎能赢下灵活的日本?罗欣棫这样的全能锋线,完全可以丰富进攻手段,可惜她被战术边缘化了。
未来值得期待,罗欣棫和张子宇是希望
说到进攻潜力,罗欣棫的数据绝不是徒有虚名。过去两个赛季,她的场均得分均位列本土球员前两名。这次亚洲杯虽然状态起伏,但她才刚在国家队打首发,调整空间还很大。无论是三分投射还是阵地战得分能力,她都值得被给予更多机会。而和她并肩作战的张子宇,同样让球迷激动。这位18岁的小将身高2米26,已经显露出统治篮下的潜力。虽然身体协调性和战术意识仍需提高,但她的未来绝对不可限量。想想看,罗欣棫和张子宇这一外一内的组合,未来几年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女篮的核心力量!

中国女篮的遗憾,是年轻球员的经验积累之路。而未来几年的亚洲赛场乃至世界赛场,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罗欣棫和队友们会拿出更具侵略性的表现。中国女篮,加油!